小孩反复咳嗽一年半、现流感高烧一周不退:正确辨舌一剂热退人安
作者导读
湿温病导致的发热,本来就是非常绵延的,如果没有祛湿的意识,那就几乎不可能顺利退烧。
本医案的孩子就是如此,所以一周都退不了。而这孩子二阳之后反复咳嗽一年半,也是因为当初治疗时宣透郁热不彻底。
事实上,有些被误治的湿温病患者,甚至能够反复低烧、咳嗽大半年之久,甚至于头晕、胸闷、脑雾始终不除,诸位不可不警醒!图片
小孩反复咳嗽一年半、现流感高烧一周不退:正确辨舌一剂热退人安
作者:tsp南极
2025.1.5
缘起
2025年1月4日晚上,一位天津医生朋友为其女儿求诊:“南极老师,您好,不好意思打扰您,小女已发烧近一周,百法不效,万般无奈,只能向您求助”
图片
因为时间有点晚,我次日才看到消息。
病史
因为这位朋友是医生,所以病史总结非常规范。
每次遇到医生求诊,都感觉症候叙述看着很舒服啊!
患者A某某,女孩,6岁半。
平时食欲佳,怕热,不爱出汗,总发咳嗽。
发病过程:
12月29日因家中有老人感冒发烧咳嗽。
孩子在30日下午出现发烧(最高T39.8℃)咳嗽有白痰,易吐出,不怕冷,怕热,老想掀被子,头疼位置在前额及两太阳穴,说两腿酸疼。有口渴,不吃饭,没精神,白天也一直在睡觉。几天没有解大便。先后喝了柴桂、葛根芩连、柴葛解肌。但症状都没有缓解。听诊两肺呼吸音清,无干湿啰音。
12月31日给喝了柴胡五根汤晚上还是不出汗,(因此孩子体质遗传就不爱出汗,即使玩闹也只是头上有汗)无奈在23点给喝了一次西药美林出了点汗,体温降到37.5度。不那么怕热了。
1日上午中午各喝了一次柴胡五根汤,每次量5汤匙,已有四天没有大便,自己总说要解,但解不出来,说肛门痛,17点又在五根汤里少加了一点点芒硝,1日晚上19点才解出来不成型糊状大便,量大,味臭。
2日早上T38度,10点半又喝了5汤匙柴胡五根汤,下午午睡后体温基本正常,吃饭可以,精神可以。2日晚上睡前出现咳嗽加重,每咳必有痰,大部分自己咽了,有时也能吐出,质稀色白。
3日早上给喝了一点小建中汤加二陈汤,后又喝了两次厚朴麻黄汤加二陈汤(二陈打的粉加里面的),每次5汤匙,痰明显减少但干咳嗽还是频繁,3日晚上又出现发烧,T39度。
4日体温38.2度,咳嗽,咽痒,打喷嚏流清稀鼻涕,痰多但是难咯出,大便未解,食欲一般,口臭。精神状态还可以。
刻下症状
不怕冷,有些怕热,睡觉时要把脚露在被子外面,但上半身不愿出被子。
皮肤干燥无汗。
鼻塞,有鼻涕,量较多,白稀鼻涕。
咳痰,量多,稀,不易咳出。几天前白稀痰时孩子能咳出来。
嗓子干痒,想吃小橘子润喉。
生病前食欲很好,现在食欲一般。
生病前爱喝水,刻下因为每次喝药都喝一些水,故很少主动喝水,总是嗓子痒的难受会喝一点润一下,也没有喝多了不舒服的感觉。
喝药时欲呕,3号晚上喝药前,吐一口白涎沫。
生病前一般怕热多一些。
生病前大便一日一次,成型软便,后面因为在1月1日喝过加芒硝的柴胡五根汤后,近几日大便均不成型,有恶臭,无肛门发热,大便前有腹痛,3日早上喝过小建中颗粒以后,大便前无腹痛。4日大便未解。
小便色淡黄,量正常,排尿顺畅,无灼热。
病程简述:
发高烧、没精神、头痛、腿酸痛
→有白痰咳嗽易吐(小建中加二陈汤后突然无痰了)
→烧退、无痰干咳
→再次发烧
→一直咳嗽,又有痰了,但是不易吐出
图片
辨证
我看到消息赶紧开方子。
开完之后,我跟朋友讲解一下思路,这样他以后门诊上遇到类似的久久发热不退的孩子,就可以顺利治愈:
图片
图片
图片
如果是医林独啸斋的老读者,经常阅读外感发热病医案的话,一看到这个舌头就应该立刻反应过来,这就是典型的湿温病。舌苔极端厚腻,湿邪极为严重。草莓点比较多,湿邪禁锢热邪,湿邪把热邪憋在体内,形成郁热。因此化湿的同时还要透热。其鼻塞流涕,不要理解为表证,这是湿邪阻碍肺气,麻黄剂桂枝剂都不对证。到这里方子就该出来了。后面的分析主要是给温病学基础不佳的朋友看的。
孩子发烧、不恶寒、反而有些怕热的表现,这是体内蕴热。如果这孩子没有湿邪,服用分消热邪的处方后,就直接退热了,不会有这么多事情。这孩子湿邪非常严重,不去化湿,纯粹去攻热邪,所以退热失败!湿邪黏腻在三焦网膜中,妨碍气机升降,因而会妨碍散热!湿邪包裹人体,就像给人穿了大棉袄子一样,热都憋里头散不出去,咋能退烧呢!湿邪黏腻肠胃,胃肠道的蠕动能力就会下降,大便也会黏腻不爽。这时候用大黄芒硝剂肯定不行的,即便大便通了,还是无法退热,因为没有把湿邪一起逐出!必须强力祛湿,开达三焦膜原中的湿邪,否则既不能退烧,也不能通便。
治疗湿温病,服药后往往不是马上退烧。湿温病的发热往往比较蔓延难愈。因为湿邪非常黏腻,本来就需要花时间清除。湿温病与普通的风寒感冒不同。风寒感冒使用辛温解表之后,汗出则恶寒发热顿时解除,常常可以覆杯而愈。湿温病必须把湿邪祛除干净才能退热,湿邪没祛除干净的话,即便出了汗也难以退烧!
最关键的是,祛湿过程中,有时候体温是先升高,然后再退烧。升高体温的过程是气机外达、把湿邪煨透(就像大火收汁似的)的过程。如果这时候看服药后一两个小时没退烧,就赶紧吃退烧药,那这病基本上很难迅速治愈。退烧药吃多了反而会一发不可收拾。
湿温病最怕凉遏!如果是脾胃一般的孩子,使用了这么久的寒凉攻下药物,中焦脾胃之气必然衰败,寒凉药力会突破脾胃,顺流而下,侵蚀下焦肾阳。这时候就不得不在化湿透热的药物里头加人参来强壮中焦脾胃,再加3克左右的附子(小扶阳法)来振作下焦肾阳,以此来解除凉遏,辅助退烧。这样的治法非常考验药物剂量的配合!稍微用错就会翻车!温补药物多了,就会化热。并且补气药物也容易增湿壅滞。透热药物用多了,超出了脾胃耐受,又会加重凉遏。而芳香化湿药物是会耗气的,胃气太弱的人,正气会被芳香化湿药物耗散,反而更无法祛湿。这就像是走平衡木似的,必须不偏不倚!中医难就难在这里。本医案的孩子体质是真好啊,经过前面的治疗,脾胃竟然还能顶得住!
那就好办了,直接化湿透热即可,不需要考虑那么多。得感谢这孩子的脾胃,本该是令我头大的难题,现在成了送分题!!!
处方
小柴胡汤、三仁汤、升降散、达原饮合方加减
北柴胡18,黄芩9,竹茹12,陈皮12,蚕砂15,太子参12,炙甘草9,生姜2小片,大枣2枚切开——小柴胡汤,用竹茹、陈皮、蚕砂替换半夏
生薏苡仁30,苦杏仁15(打碎),白蔻仁6,竹叶6,通草6,厚朴9,滑石24——三仁汤去半夏
蝉蜕15,炒僵蚕9——半个升降散
草果3(打碎),槟榔6——合厚朴即为三味达原饮
石菖蒲15,佩兰30——强力芳香化湿
1剂
►►►
医嘱:
用汤液送服保和丸中成药
解析
舌苔都融合成板状了,污浊至此,必须选用达原饮治疗。不论是甘露消毒丹,还是三仁汤,都是对症的,但是不加达原饮的话,都撼动不了这种程度的湿邪。
我把半夏换成了陈皮、竹茹、蚕砂,这是非常好使的化湿、和胃、退烧组合。如果是比较轻的湿温病,发热、呕吐、胃部满闷、舌苔腻,就用这三味即可止呕退烧!其中蚕砂是老大,竹茹、陈皮是打杂的:流感发烧38℃、上吐下泻、一天无法进食、全身酸痛:经方覆杯而愈以上医案就用了这一组合。
柴胡剂与化湿剂配合,可以驱逐三焦之湿邪:反复发烧、服退烧药汗出热不退、先寒后热,原因常为湿邪这一组合的妙处可见以上医案。
2025.1.6
反馈
一剂就退烧了,还解了大便。朋友直呼“太有效了”!
图片
解析
很多湿邪严重的孩子,发烧的时候就是大便不通的,这时候不要乱用大黄通便!请看如下医案:
(1)小儿甲流服奥司他韦仍高烧不退,中药一剂速愈
(2)支原体肺炎反复高烧、激素抗生素退烧药均无效:中药一剂热退人安、迅速治愈
把以上医案读完就懂这一思路了。
读完之后再看如下治法比较复杂的医案:70岁老人大叶性肺炎、肠梗阻、反复高烧40℃、说胡话、住院治疗无效:经方大合方挽回!
学会之后必然受益匪浅!
2025.1.8
反馈
巩固两剂之后,告诉我体温一直正常,还剩点儿咳嗽。
另外告诉我——
舌苔减轻未退净,孩子的黄胎缘于23年6月二阳后,当时症状为发烧,嗜睡,不吃不喝,当时用方为甘露消毒丹。
服药后烧退各方面都转正常,只是黄胎始终未退,遗留经常爱咳嗽,其间找天津几位儿科名家看过,历时一年半,始终未好,恳请您于百忙之中,再给调个方子
图片
图片
辨证
经过我前面的分析,大家应该对这孩子的体质有了解了。
之前为了退烧,采用强力化湿+辛凉透热的方法。
现在湿邪大退,郁热已经转出大半。
后面的咳嗽只需要继续坚持这一思路即可。
不过要加入化痰的药物,以增强处方对肺脏的针对性,给肺中邪气来个定向清除,把肺气伸展开!
杏仁、前胡、紫菀、浙贝母、桔梗、枇杷叶等都是极佳的化痰药物。
处方
仿赵绍琴老先生宣透郁热、化痰开肺之法
霜桑叶3,蝉蜕3,炒僵蚕3,苦杏仁6(打碎),前胡3,紫菀6,浙贝母3,桔梗2,陈皮3,淡豆豉6,枇杷叶6,郁金3,通草3,石菖蒲3,佩兰6
3剂
解析
这个处方组合并不难理解,如果看不懂,请把之前的医案看下。
这是入门级难度:小朋友积热咳嗽,赵绍琴宣透郁热法一剂愈
这是难度稍微高一些的:
(1)小孩鼻甲肥厚一年、反复咳嗽三年、支原体感染五次,多方求诊不效:按理法一步步治好
(2)宣透郁热后咳嗽“加重”了?不!那是快好了!
这是再高一些的:(1)小狗肾衰竭:赵绍琴宣透郁热法挽回生命
(2)小孩长期脚面浮肿,益气温阳利水疗效不佳:宣透郁热法治愈
读完之后再看我这方子,应该很好懂了。
结果
三剂后咳嗽大减,再服7剂巩固,霍然而愈!
今年给我拜年的时候还说一切安好,应该是好透了。
图片
南极按
很多医生给别人治病的时候脑袋都比较清醒,心思也比较镇定。
一到自己家人生病,就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顿时没有办法冷静而理智的辨证处方,这是人之常情。
心一急,就昏招频出,这都是非常正常的。
人心都是肉长的,但是治病的时候,又要求我们把心冰冻起来,屏息凝神、仔细思考、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。所以非常辛苦的。
大家别看我平时嘴这么硬,其实我的心性并不刚强。
所以我一般都会告诉患者,尽量不要把焦虑惊慌的情绪说给我听,来治病的话,就把自己的症状说出来就好,不要说自己多么急、多么慌、多么焦虑。
心一乱了,真就会坏了大事。
心性的训练与学中医一样,都是要坚持一辈子的事情。
图片
警告:
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,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,否则后果自负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